【聲明】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

井射導彈生存力差 東風-5C難當主力

發佈時間: 2017/02/17

中國早前試射東風-5C洲際導彈,其搭載10枚分導式彈頭被指能突破美國的反導系統。但這款用液體燃料的導彈只能井基部署,欠機動能力,生存力亦有限,難擔當戰略威懾的主力。

解放軍上月在太原衞星中心,試射一枚攜帶10枚分導式彈頭的東風-5C,擊中西部沙漠的靶場。內地官方至今未公開東風-5C的詳情,但根據其「前輩」東風-5B射程1.5萬公里推算,東風-5C射程肯定遠超1萬公里,將覆蓋美國全境。

更重要的是,10個分導彈頭意味着中國導彈技術有重大突破,它比解放軍其他戰略導彈有更大威力和突防能力,或令美國苦心經營的反導系統失去作用。

不過在戰略導彈小型化、燃料固體化、機動化趨勢下,已擁有東風-41等先進導彈的解放軍,仍「反潮流」發展東風-5C,多少令外界有些意外。

可搭載10彈頭

有分析認為,東風-5系列導彈用液體燃料,發射準備時間長,且只能井基部署,部署地點亦不是秘密,這都令它難以逃過敵人第一波核攻擊;中國早已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,亦即東風-5C只能作反擊之用,其生存力已決定難當戰略核威懾主力,畢竟中國還有更先進和機動的東風-41和巨浪-2。

當然,東風-5搭載分導彈頭的數量或比東風-41多,成本亦相對較低,若能加固發射井和強化預警,則相當一段時間內,它仍會是中國戰略武器庫的重要組成部分。另外,東風-5C也可能只是分導彈頭的試驗載體,為東風-41升級累積經驗。

撰文:許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