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聲明】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

早餐食雞蛋牛奶麵包 成績好

發佈時間: 2016/11/28

想成績好去補習,不如食早餐!一項研究發現,幾乎每天吃早餐的學生,學業成績可提升,以全港性系統評估(TSA)為例,可高30至50分,相等於接受多1.5年的教育;而選擇吃麵包、牛奶、雞蛋等「升糖指數」低食物的人,成績亦較佳,因這類食物有助提高認知力及記憶力。

中大教育數據研究中心於去年6至7月,展開全港最大型的學生吃早餐習慣及種類研究,訪問了1.5萬名本港小三、小六和中三學生。結果發現,小三及小六學生分別有76%及60%人每天吃早餐,中三學生只有約4成人;而每星期少於3天吃早餐的首兩個組別人數有9%及16%,中三學生則高達約3成人。

研究以去年小三、小六及中三學生的全港性系統評估(TSA)表現為基數,平均得分為500分。研究發現,幾乎每天吃早餐的學生,無論任何年級,他們的成績都會提升30至50分,等於多讀1.5年書。

常吃加工食物 學習不進反退

而在早餐食物當中,以進食麵包、蛋糕、三文治等對提升成績最顯著,得分比不吃該類食物的學生高25至30分,選擇高蛋白質食物如雞蛋、牛奶、乳酪,亦會高15至30分。

中大卓敏教育心理學講座教授侯傑泰表示,並非吃早餐就與學習表現成正比,如粥、麵、水果或蔬菜等,對成績沒有顯著影響,「汽水、即食麵、薯片、餅乾、煙肉及餐肉等不健康食物,更令成績下跌5至40分。」

兒科專科醫生、香港兒科基金董事會秘書長王曉莉表示,早餐提供腦部糖分,不吃早餐腦部反應會變慢,「吃早餐可提升學童專注力、記憶力及變得積極,學習表現也會提升。」

醫生:政府應提倡 多吃早餐

王分析,麵包、蛋糕、奶類等食物的升糖指數低,可保持較長的體力、認知力及記憶力;相反飲汽水、吃即食麵等會令升糖指數升得快又高,且同樣跌得快,令人容易疲倦及沒精神,因而影響學習,「學生的早餐可吃全穀物加低脂奶,或乳酪加1至2湯匙切碎的堅果。」

香港兒科基金董事會主席陳作耘直言,「香港學生本身睡眠不足,家長又不了解早餐的重要性,所以寧願仔女多睡一點,而不吃早餐。」他認為,政府需制定政策,鼓勵學生培養吃早餐的習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