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聲明】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

甲狀腺結節新療法 超聲刀不留痕

發佈時間: 2016/06/27

甲狀腺結節在本港十分普遍,近半港人身受其苦,惟不少人擔憂在頸部開刀後留疤,拒絕開刀手術。本港有醫院引入最新的超聲刀療法,治療半年後,結節最多縮小九成,且不留任何傷痕。

甲狀腺結節是甲狀腺內不正常的組織增生,通常在頸部有腫塊,7成半患者是女性。其發病普遍,平均每2個港人中就有1人患此病。

9成半甲狀腺結節屬良性,病人輕則聲沙、吞嚥困難,嚴重者有5%會演變成甲狀腺癌。但結節可能增大至10厘米以上,十分明顯,令患者飽受身心影響。以往傳統的開刀治療方法,有機會切除整個甲狀腺,喪失功能,更會令患者頸部留下長達數吋的疤痕,令不少人卻步。

治療半年 結節縮小9成

瑪麗醫院去年引入亞洲首個超聲刀治療,過程全電腦化,將高密度超聲波束集中在結節部位,加熱至85℃「融化」結節,被破壞的結節組織會自然排出體外。少數病人接受治療後,結節部位皮膚會有輕微紅腫,但一至兩周後就會自行消退。

港大李嘉誠醫學院外科學系臨床副教授梁熊顯指,瑪麗醫院去年11月至今年5月,已為29名患者進行超聲刀。患者接受治療1個月後,結節一般縮小2成,半年後縮小6成,部分個案結節最多縮小9成,效果顯著。

首批接受超聲刀治療的54歲患者吳小姐,十年前確診患甲狀腺結節,自稱因貪靚,不想頸上留疤,故拒絕開刀。她接受治療3個月後結節大小已減一半,現已不太明顯,「基本上沒有人察覺我左頸有任何異樣。」

實習記者:劉詠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