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聲明】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

高佣金求職陷阱 呃走百萬

發佈時間: 2016/06/27

代購是現今新趨勢,卻令不法分子有機可乘,製造求職騙案!警方發現,有騙徒以「高佣金回報」招攬求職者代購電話、代申請貸款等,從而騙取求職者申請信用卡購物及貸款,首4個月被騙金額逾百萬元,最年輕受害者人僅14歲。

商業罪案調查科訛騙案調查組署理總督察潘岳謙說,今年首4個月合共有13宗求職騙案,16名受害人被騙去119萬元,較去年同期的11宗案件、被騙去約30萬元為多。

每部手機聲稱佣金$1,000

潘指其中一名47歲男子在報章看到代購手機招聘廣告,聯絡對方後,聲稱每部手機可收取1,000元佣金,遂與騙徒前往銀行申請信用卡購買電話,但信用卡卻一直交由騙徒保管,最終在事主不知情下,騙徒用事主個人資料到財務公司借貸,事主被騙去95萬元,報警求助。

商業罪案調查科訛騙案調查組高級督察王浩稱,騙徒亦會以100至1,000元的佣金回報,吸引求職者代購充值卡、申請電話服務計劃,最終有關款項及月費均要由受害人承擔,損失金額由1萬至數萬元不等。

一名14歲女受害人,去年8月在網上被招聘代購價值6,000元遊戲點數,以賺取佣金360元。她雖然收到佣金,卻與騙徒失去聯絡,損失本金及網購手續費,合共約6,000多元。

另外,王指騙徒會在社交網站等招攬代申請貸款求職者,聲稱可有數百至數千元佣金,更會提供糧單、工作證明等虛假文件,與受害者到財務公司申請借貸;騙徒又會藉聘請私人助理為由,誘騙求職者交出信用卡作財務背景審查,再使用其信用卡作非法簽帳,受害人因而負上一身債務。

求職被索按金 常見騙案手法

商業罪案調查科訛騙案調查組署理總督察潘岳謙說,2015年「預繳求職按金」騙案有15宗,較2014年增加4宗,而今年首4個月則有6宗,反映有關方式是求職騙案最常見手法。

他表示,騙徒會以不同藉口,包括介紹費用、求職按金、協助申請中港駕駛執照、保安牌照等,收取數百至數千元,付款後受害人發現根本沒有相關工作,亦收不到執照等證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