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際炒家在過去幾年常發出看淡中國的言論,現在對他們來說無疑是近年沽空中國的最佳時機,絕不輕言收手,故中國及香港金融市場將因而惡戰連場。
過去兩周狙擊本港股匯行動,似暫告一段落,但唱淡中國的炒家似未止步,本港股匯憂慮未消,尤其關注人民幣匯價會否再成狙擊缺口。從國際炒家角度而言,其可能性極大。相比起1997、1998年的亞洲風暴,現時亞洲國家並未有當年的大泡沫,但當年亞洲的定海神針中國,現在則成為風眼,中國經濟及人民幣匯價的安危,成為未來會否再掀風暴的關鍵。
國際知名炒家索羅斯上周在瑞士達沃斯論壇上表示,中國經濟數據不可信,現時經濟增長只得3.5%而非官方說的6.8%。除了質疑中國經濟表現外,更明言中國不可持續的債務負擔及資金外流,都顯示中國經濟硬着陸已「無可避免」,勢加劇全球通縮,他因而沽空美股、商品出口國及亞洲貨幣。
索羅斯一直被視為對沖基金的指路燈,中國對索羅斯的唱淡之言,嚴陣以待,連日來官方傳媒不斷發文反駁,指「做空中國者將敗於市場」,甚至將面臨法律的嚴懲。
稱內地債重 爆破風險高
國際炒家要沽空中國,一定要輿論造勢,利用各種不利中國的言論,推動外資以及中國國民加入看淡中國、沽人民幣或撤資的行列,才可火乘風勢狙擊中國,因此要有效反擊國際炒家,就先要知其所攻。索羅斯等炒家言論,至少有以下幾個攻擊點值得留意。
其一,索羅斯指中國債務重,中國整體債務佔GDP比重,由2007年的158%,跳升至2014年第二季的282%,已高於澳洲的274%、美國的269%、德國的258%,中國的地方債及企業債升勢急,且爆破風險不低。另國際顧問公司麥肯錫指2007年以來中國新增債務,有半數是跟房地產有關,而內地樓市庫存嚴重,中央亦明言要去庫存,要地產商減價,但此舉亦可能令與樓市相關的債務泡沫爆破。
其二,索羅斯指中國會硬着陸,原因之一是資金急速撤走。彭博通訊社估計去年首11個月,有高達8,430億美金撤出中國;值得留意的是,索羅斯還說,由於中國擁有3萬億美元外匯儲備,可以應付硬着陸問題。
這看似幫中國說話,內裏不無玄機,因資金流走及捍衞人民幣匯價,中國外儲在過去一年半大幅減少,由2014年7月底高峰時的逾3.9萬億美元,跌至去年12月底的3.33萬億美元。
外儲銳減 惹不足疑雲
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也警告,今年中國外儲要守住3萬億美元。3萬億美元是重要心理關口,若跌穿便可能惹來外界質疑中國外儲是否足夠。
早在去年8月已有外資銀行提出中國外儲是否足夠,他們採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(IMF)的方程式計算,中國外儲應有2.6萬億至3.9萬億美元才能稱足夠。雖然當時中國外儲有3.7萬億元,接近上限,但外資分析員指外儲充足性低過他們考察的其他新興國如南非、捷克等。若中國外儲跌穿3萬億美元,趨向2.6萬億美元下限,外儲勢成外界攻擊重點。
金磚四國貨幣貶 中國難獨善
其三,中國與巴西、俄羅斯、印度、南非合稱金磚五國,是新興經濟國龍頭。過去兩年多因美國退市、加息,及美元大升,熱錢大舉撤出新興國,造成巴西、俄羅斯、南非三國貨幣兌美元的匯價,都較2011年的最高位大幅下挫逾6成以上,印度盧比亦下跌3成多,惟人民幣現時的匯價與2011年時的水平相若。
對國際炒家而言,其他金磚四國貨幣狂貶,人民幣再強亦不得不跌,況且中國政府現時有意讓人民幣兌美元下跌,以紓緩經濟下行壓力,炒家只要覷準時機搭上順風車,便可進一步踩低人民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