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聲明】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

玩樂中 感染藝術

發佈時間: 2016/01/28

位處尖沙咀K11商場的玩具店,只可玩不可買?由藝術家林東鵬策展的「玩具亭」,以玩具入手,滲入藝術家的設計,孩子可在這裏建構自己的城市,與家長看看書、用軟墊砌雕塑,或隔着落地大玻璃,與港鐵行人走道上的人們交流,形成了繁忙與悠閒的對比。

林東鵬笑謂策展過程中,看到chi K11 art space最獨特之處是別樹一格的落地玻璃,可以讓港鐵站走在扶手電梯的行人同時透視藝術空間,故他特意用了玩具亭(Toys Stop),展現展館的雙重意義。「在玻璃外常有大人在張望,只要大人在這裏停一停、看一看,便能找到兒時的玩樂點滴。見過真的有小朋友向外面招手,成功引來新朋友加入。」

與機械人互動

他謂公共空間對孩子有很多限制,有太多「Don't」,包括不可摸、只可看。故幾年前已構思一個讓小朋友盡情看夠、自由玩樂的空間。他擅長用玩具作設計概念,笑謂以前未用玩具作靈感時,感到有一陣子因失去創作趣味,但當有一天玩玩具,便感到快樂及重新找到活力。「構思玩具店已有幾年,也搜集了六、七年玩具,很想透過這間藝術館,喚回大人失去的童真,鼓勵與小朋友一起玩。」

藝術家特意在層架上放滿舊式上鏈玩具,最有趣是藝術家放了一幅陶俑畫與現代化的玩具作crossover,以及找了一件18世紀的家具,重造它打開又合上的連環動畫。「初見這陶俑,我直覺它是小女孩的Hello Kitty,我在旁邊放了個這個公仔,想表達藝術品也可能是以前的生活用品或玩具。機械人扭蛋機只要小朋友畫一張機械人畫,便可換取代幣,我想孩子感到自己可以參與藝術作品,與機械人互動。」

撰文:胡麗珊

攝影:譚德潤

編輯:余敏

設計:梁政敏

您也可能喜歡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