隻牛會點死?

發佈時間: 2015/01/29

前晚美股曾一度挫近400點,合了不少投資者的預期——今年市會波動大,但為甚麼會波動大?因為大家都在玩紅綠燈。

小時候玩紅綠燈,最刺激的是已走到喊紅綠燈的人很近很近,要準備隨時轉身就走,走得不夠快,被喊紅綠燈的人一拍到,就要坐監,今時炒股亦如是,一跌之時,就大家競相走避,可以出現戲院失火效應,人踩人,踩死人,市場的波動就大了。為甚麼今時的投資者會心急走避任何輕微的跌市?因為市場上「孖展」客多了。

「孖展」,是借人家的錢來炒,你借阿媽的錢來炒,不算孖展,因為你是一百元本買一百元的股票,但那些用一百元本,買一千元股票的人,就是做孖展,只要大市波動10%,這位孖展客就會本錢輸光,甚麼都沒有了,你能叫他在跌市時坐定定,等跌嗎?不可以,因為跌定之時,已是輸清光,跌定都冇用,這個炒孖展會破產的道理係人都識,點解筆者要講這個阿媽係女人的事情?因為今時環球最大兩個股市的投資者,美股和A股,他們都是孖展買賣居多,故隻牛會點死?只要個市滑落5%,就可能帶動個滾雪球效應,跌夠30%,因為孖展客急急止蝕,止蝕了市便不用再跌了。

反之,當個市升5%、10%,班孖展客又會騰騰雞地出來食糊先,結果?

就是大家所見到的急升之後便急煞車,急跌之後再大跌一下便收工。

產生雪球效應影響大

2000年、2007年美股曾大跌30%至50%,都是因為孖展客太多,1929年的孖展炒賣在經濟不好的情況下,更帶來大蕭條,不過今時的孖展與GDP佔比率,是較2000年、2007年以至1929年都勁得多,圖一說明一切,自1958年以來,美股的孖展買賣都是在1%之下,自1995年以來,孖展客佔比就升至1.5%,在2000年和2007年,當孖展客佔比逾2.2%後,便出現該兩次股災,近年由於利息幾冇,孖展客更大盛,孖展買賣已逾GDP的2.9%,是美股歷史上從未見過的高水平,結果?

可以預期2015年可以是個股市急升年,因為孖展多,等於火上加油,但亦可以是個股市急跌年,因為一跌了,孖展客就人人跳車冇人坐定定,可以易翻車,圖二是COBE的VIX指數,在2014年後,波動度似轉大了。

孖展資金多,不代表個市一定有事,但如有事,就一定大件事,如果產生滾雪球效應,就更是大、大、大件,可以有股災,跌20%至30%就是股災啦!

至於A股方面,於2014年底至今孖展客,也是日益鼎盛,資金來源分三路,有融資融券的、有網貸的和傘形信託。

上周一,1月19日的「1.19股跌慘案」,就是因為人行在之前的周五對N個券商的過火融資融券活動,予以懲罰和警告,結果就出現了1.19的股跌。不過,似乎國內的人真是辦法總比困難多,用種種方法去迴避這個對過度孖展的監管,過頭了後果只一個,跌鋪勁。

繼1.19中證監對過火融資融券執法後,有傳證監近日叫停傘形信託新增項目,據《央廣網財經》報道:

所謂傘形信託,是結構化證券類信託的一種,在一個主信託帳戶下面,通過交易系統拆分成多個子帳戶,每個子帳戶都是一個小型的結構化信託,有單獨的優先級和劣後級委託人,彼此獨立運作,劣後級委託人作為投資顧問,利用槓桿在股票市場運作優先級資金。信託公司通過其信息技術和風控平台,對每個子帳戶進行監控。

憂風險高 保護投資者

舉例來說,假設一名投資者於今年1月1號參與傘形信託業務,出資500萬元,按照1︰3的槓桿融資1,500萬元,帳戶期初總資產2,000萬元,融資期限12個月,融資成本8.5%,也就是127.5萬元。經過一年的二級市場成功操作,截至今年12月31號,假設客戶盈利20%,帳面資產總額即為2,400萬元。扣除融資成本127.5萬元,在償還1,500萬元融資本金後,客戶實際剩餘資產為772.5萬元,實際收益率高達54%。如果客戶沒有參與傘形信託,實際收益率僅為20%。

從券商分析師前期調研來看,傘形信託已經在本輪A股上漲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。興業證券分析師張憶東就指出,從興業證券旗艦營業部調研結果來看,1,000萬元以上的超大戶,今年以來開戶數、融資餘額和日均總資產均有增長。他說,「這部分新增資金以前主要是做產業的,包括地產、鋼貿等,入市以來未經歷過像樣的回調,是股市的新手,但是對風險忍受力很強,甚至已經不滿意融資融券,而利用傘形信託等加槓桿。」

從全行業看,保守估計傘形信託市場存量規模不低於1,500億元,其中最大的一家存量超過300億元。某信託公司助理總裁分析,證監局口頭叫停新增傘形信託的可能性比較大。從之前的經驗來看,此前也出現監管層口頭叫停某些業務的情況,主要是擔心短期內出現一定的風險。本次由證監局叫停主要與目前股市相關。高槓桿導致了本輪股市行情的大漲大跌,監管層之所以叫停新增傘形信託,主要擔心股市出現大風險,也是保護投資者的一種行為。

這個叫停新增項目,肯定較1.19的處理過火融資融券的措施溫和多,但會否真的能有序冷卻孖展買賣?還是已存在的孖展資金會更加熱炒,以求最大回報?

牛市永遠是死於高度亢奮,而導致亢奮的原因之一是孖展,大家請小心。

撰文: 石鏡泉 經濟日報副社長兼研究部主管、電台財經節目主持人
欄名: 政•經•頑石不低頭